Friday, August 18, 2006

Google local提供折價卷啦!

呵,不是"Google的折價卷"哦!是Google提供刊登在local的商家,提供合友善列印規格的折價卷。

這不錯哦!折價卷這種東西啊,平常走在路上就可以收到一堆。有時候也會有麥當勞,肯德雞等速食業者分送的折價卷。尤其是麥當勞的折價卷,還搞限量分送,把一張折價卷變得洛陽紙貴啊!可是這樣紙張式的折價卷,不但不環保,製造垃圾,透過傳統的人力或是夾報發送,成效也會受限於人力的可發送範圍。利用Google的資料庫及搜尋能力,可以使工商廣告的力量達到最大。

這是根據Google maps marina的文章。因為台灣本地尚無相關服務,只能先以國外的案例先研究。在Google maps的"find business"選項中,輸入"Great jones spa",Location輸入"New york",就會出現Great jones spa的點位。左邊的搜尋結果底下,就會有一個"coupon"的連結。點進去,就可以看到兩張折價卷。印出來,就可以用囉!可惜從台灣到那邊,還有點遠呢!

好。折價卷是好用,但是,能不能更貼近使用者的需要一點。可以結合LBS的概念啊!透過search,找到商家,並導引使用者到該商店消費(這或許是Google maps想做的事)。或是利用即時定位,將消費訊息feed給使用者(Google maps mobile版的應用方向)。比如說,今天我走到一個
商店街,在其中一間商店前,手機收到該商店的訊息(折價卷),可能是以簡訊方式傳送。可能就會因為特價訊息的刺激,就進去消費啦!

折價卷這樣子的"特定,特價"的訊息形式,利於移動式裝置的傳送和訊息品質的搜尋及過濾,是未來在移動式通訊和LBS服務上,具有潛力。

Wednesday, August 16, 2006

Blogger 介面更新啦!


這是昨天下午不小心"知道"的。為什麼說"不小心"呢?就昨天要更新Blog時,發現blogger問我,要不要"轉換到新的帳號"??????哇?我做了什麼嗎?仔細看看,原來是要做帳號的整合。既然Blogger已早已是Google共和國的一部份, Google也完成了Google account的建置,旗下的服務做帳號整合,也是OK的啦!不過Blogger也說,不轉換系統也可以。轉換系統是OK啦!只是我比較怕的是,整合後原來的網址會不會跟著動。抱著對Google技術的信心,我還是選擇轉換。

過程還順利,可能是我的Blog有點大,花了幾分鐘。除了登入的方式,可以用Google account登入,省去了一點工夫外,最大的改變,就是多了"dashboard"的Blog管理介面。介面經過一些調整,看起來較為美觀(如以前四四角角的button,都修改為圓角的)。使用起來,似乎沒什麼大改變。不過系統轉換才剛開始用,再多多體驗啦!

對了。原本Blogger的logo,也加上了"Beta"字樣。會不會是微軟剛發表了windows live writer,把Google 驚了一下,趕快在自家的Blog上下點功夫啊?原來的Blogger是沒有beta的啊?什麼都是2.0,什麼都是beta版,真是web 2.0的特色啊!只有比爾桑不知道吧?

Saturday, August 12, 2006

幾個web 2.0地圖網站

前幾天和梁老師的訪談,得到了不少有關地圖網站的心得。原來Geotag的用處,是這麼樣的有意義。之前看到的幾個以Google maps為主的mash up網站,一時間都看得懂他們在做什麼了。這裡就先介2個我覺得還好用的。

WikiMapia:這是一個wiki和Google maps結合的計劃,希望由空間名稱的概念,轉換為像wiki般的條目,可供搜尋和分享 。這就是wikiMapia的網頁介面。就是一整個全版的Google maps。圖上可看到的有方框的地方,代表這個地點有人貼上tag了。

放大看更清楚了。顯然wikiMapia置入了LOD(layer of detail)的概念。越是放大,看得到的細部越多。

怎麼新增tag呢?很簡單,先找到想放入tag的地方,放大至少到第3 級數大,找到網頁右上方wikiMapia/Add new Place的地方,接著網頁中間就會顯示出一個方框。決定了位置和大小,按上面的save,接著就會出現一個一個表格視窗,先選定語言(這很重要,語系和搜尋的正確性有關。很奇怪,選擇英文的話不會影響中文的顯示,但是就沒辦法search到,所以中文地標還是用中文好了),title(不一定是真正該地的地名,不過顯然這裡不會想要大家放一個"這裡是我家"之類,引不起它人興趣的title。那名人的家會不會是例外?),一些descriptions,還有給他個分類標籤。就好了。

在這個網站上,台灣的地名被標得滿多的哦!

另一個,是mapsack。這個網站一看就覺得很funny。沒錯,和方才的wikiMapia相比,稍微少了點"學術"味。mapsack注重的是個人化POI(point of interested)的建置與分享。

要使用mapsack的功能,首先需要註冊一個帳號。有了這個帳號,就可以開始新增POI了。mapsack的功能非常好操作,主視窗上面就提供了常用功能表,提供了各項編輯所需的功能表。建立一個新的點也很簡單。下圖就是我"現學現賣",剛好出去汐止光明寺遊山玩水,並建立了一個點。
雖然這個網站是以個人化為主,但是卻會只是自己孤芳自賞。在瀏覽地圖的同時,也可以看看臨近的點。下圖就是台北臨近區域時,目前我和另一位網友ckyuan所建的點。我可以看到ckyuan所建的點(仙跡岩是ckyuan所建的點),以及ckyuan的資料。

這幾個網站,鼓勵全世界的人們,可以建立及分享個人的POI。分享地名絕不是重點,重點是讓地理位置不只是地名,而是對該空間的心情和情感的分享。這是web 2.0和地圖應用的最佳典範。既然是全球性的網路運動,在建立個人的POI時,有幾個心得和大家分享討論。

1.title宜英漢對照。讓本國人看得懂,也服務一下外國人,做一下小小的國民外交。
2.description的部份,能夠詳細寫下就儘量寫,儘量表達自己的看法及心情,不要拿書本或是網站上的內容,直接不經修飾的貼上去(某知識分享平台就常看到這樣,明明問題不太相同,但答案總有人是直接剪貼別的網站內容)。文末可以附上和該位置相關的網址,讓有興趣的人,可以繼續深入了解。

以上簡單的介紹web 2.0的地圖mash up網站,和在分享位置時的小小心得。以後我也會利用這些平台,分享我遊山玩水的心得的。

Thursday, August 03, 2006

Google Saturn?

啊?有沒有搞錯啊?Google Earth 變成Google Saturn?看到這個,嚇了一大跳。想想應該會很好玩,下載來看看。

真的呢!真的Earth 變 Saturn了哦!


本來想,是不是Google Earth的座標系統,可以顯示宇宙座標。換句話說,我可以從土星看地球,或是由地球看土星。那就好玩了。如果在土星及地球上各放個placemark,給他path,就可以來一場星際之旅了。好玩啊!

可惜。不是。這個只是把地球換成土星,位置不變啦!其實是一個用Sketch up做的Model。而且,土星的體積是比地球大的,這個Model的比例,顯然不太對。

雖然有點失望,但是這個idea卻是非常好玩的開始。有沒有可能把一個太陽系放在Google Earth內,變成"Google solar system"?哈!加上Path,就可以回顧一下歷史上的星際旅行或探險活動啦!如最有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,或是近年來的火星、水星探險等。灭過模型的操作,就會變得複雜許多。至少在模型的縮放上,因為會失去縮放參考點,整個操作就沒像現在這麼簡單易用了。

就這個Model,我發現,原來Google Earth不只把模型放在地表上。如果透過動態資料的串聯,嘿......就可以知道現在的衛星、太空站的位置啦!Just for fun!

其實Google也是有嘗試著將地球上的空間概念,延伸到其它星球上。目前為止有Google Moon和Google Mars。當然現在不能期待,Google搞這些玩意兒會有什麼Business model,但是就是一個同樣的技術,不同的應用嘗試吧?這讓我不禁的想,到底是先有技術,還是必須看到應用機會呢?哪一個才是比創新更前面的概念呢?大軍未動,糧草先行,或許是可能的答案吧?

哇,嚴肅了,回來。Play time又來啦!想玩玩saturn嗎?來,這裡可以下載。

到其它星球吧!Google MoonGoogle Mars